商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满绣传承人孙艳玲:一针一线绣美好生活
2021年全国两会,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理事孙艳玲专门准备了四套手工刺绣的满族传统服饰,红、黄、粉、青的底色,配以花、蝴蝶等多元素装饰,华丽绚烂,分外夺目。这四套服饰,是8位绣娘历时两个多月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靺鞨绣,以下简称满绣)传承人,孙艳玲时刻不忘为满绣代言、发声。
满绣,有着1300年的悠久历史。其就地取材,以东北特产柞蚕丝为主要原料,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满族皮草缝制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针法——鸡爪针法。鸡爪针法以形得名,针脚较大。而今,以自幼掌握的鸡爪针法为基础,孙艳玲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利用柞蚕丝的特性,逐步改良了传统针法,研发出“三角针”针法。
“三角针,针法类似三角形,形态类似五角星,丝线一层一层叠加,就类似于油画的‘堆砌’技法一样,丝丝并股掺色,形成交错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层。”孙艳玲说。
如今,在孙艳玲创作的满绣作品中,无论是男女老幼等人物、马虎猫鸟等动物,或者花树山雪等自然景物,细致精巧的针法,色彩艳丽的画面,惟妙惟肖的形象,大气磅礴的风格,独具魅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满绣技艺,扩大其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满绣,2005年,孙艳玲在家乡创办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门招收学员学习满绣技艺。对于孙艳玲而言,这一步完全是从零开始,虽然走得辛苦,但是却饱含了她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最初,因为人们对满绣认识有限,市场前景不明朗,起步还是艰难的。”孙艳玲坦言道。
之后,随着中国对非遗的重视和保护,满绣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也开始受到关注。在孙艳玲印象中,满绣从申请为牡丹江市级非遗开始,到2014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想传承、想创新,想与时代融合、想走向世界,如今孙艳玲的脑袋里充满着一个又一个绕不开的目标,寻找着突破与转变的路子。
“我告诉自己,非遗以保护为第一位,把技艺传承下去,要保留原汁原味,不过于矫饰夸张,才能更好地创新、融合,将满绣传承下去。”孙艳玲说。
如今,孙艳玲更多做的是钻研技艺和普及教育的工作,她希望在技艺上有更多创新、发展,也希望吸引更多人学习满绣技艺,将它传承并传播下去。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满绣这种古老的满族技艺,孙艳玲先后在牡丹江市区、镜泊湖景区建立了渤海靺鞨绣生产基地和展示厅。
2018年,为了让满绣走向世界,一座集展示和研发于一体的中国满绣博物馆落地深圳。在该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满绣作品展现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魅力,让满绣技艺重焕青春,令观者啧啧称奇。
如今,孙艳玲创办了15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已有1000多位绣娘,学校的职能不仅在于满绣技艺传承,也带动着更多地方妇女就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2018年,孙艳玲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让孙艳玲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而承担非遗传承的使命更加责无旁贷。
孙艳玲说,她希望为满绣“立碑铸传”,正努力为这种手指尖上的艺术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让更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学习满绣的精髓。